试题与答案

按照炸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黑火药属于()炸药。A.硝铵类 B.硝化甘油类 C.芳香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按照炸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黑火药属于()炸药。

A.硝铵类

B.硝化甘油类

C.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类

D.其他工业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228/3ff0d6192828e607934e37ddeab09c8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莫斯科的天空

〔前苏联〕格·古里亚

这是战后莫斯科的一个建设工地。

我们的下面是铁和混凝土。我们的上面是混凝土和铁。机器在隆隆作响,电焊的火花向四面喷射。起重机忽上忽下不停地转动着,递给建筑工人洋灰、砖头、铁。我们正站在乘客电梯上。

“你们得等一下,”一个姑娘说道,“这个时候人们不常利用电梯,所以你们需要稍微等候一下。”

姑娘解释说。电梯上很洁净,一切都擦得亮光光的。可是这种洁净并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四周的洋灰尘土飞扬着,使得她不得不经常加以清除。这个姑娘名字叫娜达莎·库兹涅佐娃,她坐在小长凳上。她从电梯角落的架板上取下了一本书。

“娜达莎!”姑娘探询地瞧着我们,一对蓝眼睛似乎有倦意了。头上包着深色的头巾。头巾下面露出一绺黑发,头巾上也有洋灰点子。她才十七岁。

“你在这里工作很久了吗?”我们很想知道,她为什么乐意参加工作,而不去念书。她说:“我父亲在这次战争中在波罗的海牺牲了……我母亲在机关工作……她除了我还有两个孩子……”

“你这是一本什么书?”

“这是一本代数。”

娜达莎把铁门砰然一声关上,我们就向上升了。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层……她答应把我们送到大学大厦的圆顶下面:“从那里可以看见整个莫斯科,了如指掌。”

电梯把我们升得越来越高……我们又谈起了娜达莎的那本书。

“你在准备功课是不是?”娜达莎转过头来瞧着我们说:“准备进这个正在建筑中的大学。我现在就在工地上的十年制学校里就读……瞧,已经到了。”

我们走上了平台,平台上堆满了钢架、生铁管、发出松脂气味的松木板……压缩机把空气压入管子时发出沉重的响声。上面滴着水点——人们在大学的圆顶上装混凝土。娜达莎从她的电梯里跑出来。她在打电话:“丹娘吗?是你吗?你好呀,亲爱的。咱们的第一课是什么?你知道吗?……果然不出我预料……那么,好吧,我不会迟到的……”娜达莎放下话筒,向电梯跑去。从这里,从大厦圆顶底下远望,可以看见整个莫斯科。列宁山位于莫斯科的最高处。一座正在建筑中的大学大厦在列宁山上耸立着。一朵朵的乌云在阴暗的天气中从我们站立的窗口飘过……在我们的上面,正准备着钢尖顶的根基;在我们的左下方和右下方正在建立巨大塑像的根基,再向下是塔楼,塔楼上将装置一座九米高的大钟。中午的雾气笼罩着莫斯科,使你什么也看不清楚。我们遥望克里姆林宫的塔楼,离塔楼不远的地方,在斯摩棱斯克广场上,在高节尔尼却斯克河岸街上,在红场大门旁边,耸立着一些好像有了生命一样的巍峨的白石大厦。

一个钟头以后,我们又乘电梯下去。

“娜达莎,你有什么话要转给丹娘吗?”娜达莎笑了。

“问候她一声。”她说。

“我们到哪里去找她呢?”

“你们不是要经过入口处的外室吗?”娜达莎解释说,“你们在那里就会看见她的。她在研磨大理石。”

大学总外厅将来要用美丽的大理石完全装饰起来。工人们在精心地研磨每一方石块。我们要寻找丹娘。在柱子后面的那一个可能就是她……可是那里有两个姑娘。哪一个是丹娘呢?我们走到离我们较近的那一个姑娘面前。

“请问你是不是叫丹娘?”

“不,我的名字一直是叫季娜。”

“我们想找到准备升大学的那个丹娘。”

季娜嗤嗤地笑了。她的前额上有汗珠,鼻子上有雀斑。

“这里准备升大学的人可多啦。喔,我好像认识她。”

季娜便问她的女伴,手指着前面也有一个姑娘在工作的地方:“她是不是叫丹娘?”外室里人很多,很嘈杂。这里正忙着加工工作。裱糊顶棚,墙檐,用砖头铺砌墙壁,研磨大理石,焊铁,搅拌混凝土……这位姑娘为了盖过嘈杂的声音,又大声重复说:“她是不是叫丹娘?”那姑娘否定地摇摇头。

“好吧,不麻烦你了,季娜。请告诉我们,你们今天第一课是什么?”

“文学。”季娜答道,“怎么?”

“这样看来,你是不认识丹娘的。她的第一课是代数……”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运用第一人称,描写乘电梯时的所见所闻,故事简单,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形象地表现了苏联人民战后重建家园的的决心。

B.娜达莎·库兹涅佐娃是一个十七岁的青年,现在是建筑工地上十年制学校的学生,她准备将来进正在建筑中的大学读书。

C.小说以书为线索,通过娜达莎拿书、我们与其谈书等情节,刻画了一位好学上进的青年形象,预示了战后苏联美好的未来。

D.当我们告知那个自称季娜的姑娘想找准备升大学的丹娘时,季娜嗤嗤地笑了,她的笑是对我们无知的嘲笑。E.小说结尾通过对话告知读者季娜今天第一课是文学不是代数,旨在说明战后苏联青年学习热情极高,既有学理科的,也有学文科的。

小题2:娜达莎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做简要分析。(6分)

小题3:小说以“莫斯科的天空”为题,有哪些意义?请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4:这篇小说对于当代中国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试作探究。(6分)

查看答案
题型:填空题

(10分)

从海水中可以获得淡水、食盐并可提取镁和溴等物质。

(1)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           (填一种)。

(2)经过化学变化才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填序号)

A.氯、溴、碘

B.钠、镁、铝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水(3)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步骤是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