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 )是建立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A.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原则 B.兼顾效率与公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 )是建立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A.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原则
B.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C.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
D.体制相对稳定原则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222/986c29770095d5ecffc5af01f107be8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对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漫画

材料二:2010年4月8日,欧洲航天局极地冰层探测卫星(CryoSat—2)由俄罗斯“第聂伯”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CryoSat—2卫星是欧洲航天局“地球探测者”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加深人们对地球系统运作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地球自然演变过程的了解。

(1)请你根据漫画背景,为画中人物配上相符的语言,构成一个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故事。  

A.在古代,人们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直觉认识世界,他们心目中的天与地是什么样子呢?

古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们对大地的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带着种种猜想,很多人进行了探险,其中一个就是麦哲伦。

麦哲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到了20 世纪,航天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实现了进入太空的梦想。

宇航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今天,同学们不仅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还可以精确的认识地球的形状。

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了解地球最科学的方法是利用________进行观测。

(3)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在海边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 ]

A.船身

B.船头

C.船尾

D.桅杆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章后回答问题: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甲”。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乙”、韩翊的《秋斋》“丙”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峰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丁”,道出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为竹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郑板桥更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
竹子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如此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 * * 品格的一种象征。当代画家李苦禅所写“来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道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

甲、乙、丙、丁四处,作为例证的诗句在乙处的一项是:

A.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B.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

C.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

D.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