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甲4岁时,父亲去世。为了抚养某甲,其母亲某乙一直未再婚。而在某甲成家立业之后,某乙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某甲4岁时,父亲去世。为了抚养某甲,其母亲某乙一直未再婚。而在某甲成家立业之后,某乙想找一个老伴共度余生。当某乙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儿子某甲时,某甲极力反对,将母亲接到自己的家里严加看守,不许母亲一人出门。并对母亲某乙警告说:您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结什么婚您不怕别人笑话我们做晚辈的还怕人笑话呢!您要是再婚,我就没有您这个母亲了!在某甲的看管和警告下,某乙只得打消再婚的念头,白天为儿子某甲做家务,晚上一人孤独难眠。就某甲对其母亲要求再婚所采取的行为性质问题,意见不一。下面谁的说法是正确的 ( )

A.王说:某甲的行为是对母亲再婚提出善良的建议

B.张说:某甲的行为是家庭暴力

C.赵说:某甲的行为是虐待行为

D.李说:某甲的行为是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考点] 禁止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婚姻自由是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了保障婚姻自由原则的切实贯彻执行,《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为保障老人的婚姻自由,《婚姻法》第30条进一步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
本题涉及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问题,具体是子女对老年人再婚问题的干涉。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表现形式很多,如父母干涉子女婚姻,子女干涉丧偶或离异的父母再婚,及干涉婚姻自由、干涉复婚自由,干涉男到女家落户等。本题中,某甲“将母亲接到自己的家里严加看守,不许母亲一人出门,并对母亲某乙警告说”等行为目的是阻止母亲某乙再婚,即干涉某乙的婚姻自由。显然,某甲并不是对母亲的再婚提出建议;同时,某甲没有以殴打、捆绑、强制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对某乙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伤害;也没有持续性、经常性地对母亲某乙实施家庭暴力而构成虐待。因此,某甲的行为是“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